文章

波段交易是什麼?定義、入門知識與策略

更新时间:

波段交易是一種受歡迎的交易方式,適合那些希望掌握短期至中期市場波動,但又不願承受日內交易高壓力的交易者。本指南將介紹波段交易的基本知識,並為初學者與有經驗的交易者提供可執行的策略。波段交易專注於持倉數天至數週的價格波動,在日內交易的快速節奏與長線持倉的耐心之間取得平衡。它讓交易者能在不需長時間盯盤的情況下抓住市場趨勢,非常適合有其他事務的人士。在當今波動劇烈的市場中,適應性與結構化的交易方法至關重要。波段交易提供了靈活性,使交易者能夠在有效控管風險的同時,把握市場動能的轉變。閱讀本指南後,您將對波段交易的基本原則與策略有清晰的認識,並能應用於實際交易中。

什麼是波段交易?

圖1:說明波段交易作為一種交易策略,交易者持有資產數天、數週或數月,以把握短期至中期的價格波動

波段交易是一種技術性交易風格,旨在於幾天到幾週內從證券中獲取收益。與日內交易不同,後者在同一天內開倉與平倉,波段交易允許隔夜甚至週末持倉。然而,與頭寸交易或長期投資不同,波段交易並不涉及持有資產數月或數年。

波段交易的典型時間週期為 2 天至 4 週,非常適合無法全天盯盤、但又希望利用市場波動獲利的交易者。這種中期交易方式讓交易者能夠受益於市場波動,同時避免日內價格波動帶來的雜訊干擾。

波段交易者通常希望捕捉價格走勢中的完整「一段」或「波動」,而不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這意味著他們試圖識別並跟隨趨勢動能,在其持續期間獲取主要收益。這些波動體現了市場運行的自然節奏——價格很少是直線式移動的,而是以波浪形式推進,進展之後往往伴隨盤整或回調。

波段交易背後的心理因素

成功的波段交易需要心理上的平衡。一方面,波段交易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讓交易按照他們的分析逐步發展;另一方面,他們也必須具備紀律性,在達到預設的獲利或止損水準時果斷離場。

波段交易在心理上的優勢在於,它減少了需在瞬間做出決策的壓力。由於有更多時間來分析行情、管理倉位,交易者能夠保持更清晰的思維,避免許多日內交易者常見的情緒陷阱,比如報復性交易或過度交易。

圖2:展示成功進行波段交易所需的關鍵心理素質與紀律因素

與其他交易風格的差異

圖3:並列圖表比較不同交易風格、監控方式、資金需求與市場策略

日內交易 vs. 波段交易:

  • 日內交易者在同一天內開倉和平倉。
  • 波段交易者持倉時間為數天或數週。
  • 日內交易需要持續監控市場;波段交易只需定期查看。
  • 日內交易通常使用1分鐘至1小時圖表;波段交易使用4小時至日線圖表。

趨勢交易 vs. 波段交易:

  • 趨勢交易者持倉時間為數月甚至數年。
  • 波段交易者在波段走勢完成後平倉(一般為數天至數週)。
  • 趨勢交易更注重基本面分析;波段交易更依賴技術分析。
  • 趨勢交易的監控頻率低於波段交易。

剝頭皮交易 vs. 波段交易:

  • 剝頭皮交易者從極小的價格波動中獲利,持倉時間通常為幾秒至幾分鐘。
  • 波段交易者則捕捉更大的市場波動。
  • 剝頭皮交易者每天可能進行數十筆交易;波段交易者則更少、更有選擇性地交易。
  • 剝頭皮交易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專業化的執行工具;波段交易可以使用標準交易平台完成。

波段交易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

1. 時間效率
波段交易比日內交易所需的時間投入更少。原文指出:“波段交易者在更短的時間內也能獲得與日內交易者相近的回報。由於交易週期通常以天為單位,他們無需時刻盯著螢幕,關注每一個價格波動。”

這種時間效率非常適合需要平衡交易與其他事務的人。你不需要每時每刻盯著圖表,這有助於建立更健康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減少許多日內交易者常遇到的精疲力竭風險。

2. 降低過度交易的風險
由於花在螢幕前的時間較少,波段交易者不容易產生過度交易的衝動。原文指出:“由於不必長時間盯著市場,波段交易者不太容易被誘導進行過度交易。他們不像日內交易者那樣整天都在思考交易。有些日內交易者甚至會上癮,只為了‘保持在交易中’而進行次優交易。” 這種心理上的優勢有助於保持紀律性,避免因情緒化而導致虧損的交易決策。

3. 更低的交易成本
波段交易者的交易頻率較低,因此佣金成本較低,且滑點帶來的影響也較小。原文指出“波段交易者支付的佣金、費用和滑點更少,而且這些費用對交易影響較小,因為每筆交易的利潤更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成本節省可以顯著提升整體盈利,特別是對於帳戶規模較小的交易者來說影響尤為明顯。

4. 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與可能占用整天時間的日內交易不同,波段交易允許更平衡的生活方式。交易者可以維持全職工作、陪伴家人或追求其他興趣,同時仍能積極參與市場交易。這種可持續性使波段交易成為許多交易者的長期可行策略。

5. 捕捉重要行情波動
波段交易旨在捕捉顯著的價格波動。文中指出:“日內交易者通常只捕捉較大行情中的一小部分,而波段交易者則試圖捕捉整個行情的上升或下跌波段。”這種方法讓交易者能夠從主要的價格變動中獲利,而不僅僅是小的碎片波動。

缺點

1. 隔夜風險暴露
波段交易者面臨隔夜和週末風險,包括市場關閉時由於突發新聞或事件導致的跳空開盤。原文強調:“在新冠疫情期間交易市場的朋友們都知道,目前隔夜風險有多嚴重,無論是多頭還是空頭。波段交易者無法像日內交易者那樣迅速平倉,至少在個股方面是如此。”這種風險需要額外的風險管理措施,有時可能導致超出預定止損水平的虧損。

2. 錯失日內交易機會
日內交易者可以利用單個交易日內的多個機會,而波段交易者可能會錯過這些短期波動。原文指出:“在正常市場情況下,每個月會有若干‘趨勢日’,即全天都具有強烈方向性的交易日。在這些日子裡,如果波段交易者的持倉與趨勢一致,通常會獲得不錯的收益。但日內交易者則能抓住多個日內交易機會。” 這一局限性意味着波段交易者可能錯失那些未發展成更大行情的短線盈利機會。

3. 需要耐心和紀律
波段交易需要耐心,等待交易在數天或數週內逐步展開,這對於習慣了日內交易即時反饋的交易者來說可能具有挑戰性。持倉過程中經歷回撤並等待目標價位的心理壓力,需要很強的情緒紀律。

4. 資金占用時間更長
由於持倉時間較長,資金被鎖定在較少的交易中。這種資金效率的降低可能限制交易機會,尤其是對於帳戶規模較小的交易者,他們在等待現有交易完成時,可能無法進入新的倉位。

5. 依賴市場環境
波段交易策略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表現不同。趨勢跟隨策略在趨勢明顯的市場中效果較好,但在震盪盤整的行情中可能產生假信號。適應能力至關重要,因為在過去市場環境中有效的策略,在新的市場條件下可能表現不佳。

波段交易的關鍵策略

牛市旗形

牛市旗形是一種技術分析圖表形態,通常出現在強勁上漲趨勢中,表現為價格短暫盤整,形成一個類似旗幟的形狀。顧名思義,這一形態在圖表上看起來像一面旗幟。該形態代表強勁上升趨勢中的短暫盤整,為交易者提供在下一波上漲前入場的機會。

圖2:TradingView 的K線圖展示牛市旗形,是波段交易中常見的趨勢延續形態

  • 高成交量下出現急速上漲(旗桿),價格通常上升30%至100%。
  • 隨後進入盤整階段,略微向下或橫向移動,回撤旗桿長度的1/3至1/2。
  • 盤整階段成交量減少(通常為旗桿成交量的一半或更低)。
  • 價格突破旗形上緣時出現買入信號。
  • 形態通常在1至4週內形成。

理想的交易方法:

  • 尋找強勢上漲後進入短暫盤整的走勢。
  • 確認成交量:旗桿階段放量,盤整階段縮量。
  • 進場時機:價格突破旗形上緣並放量時。
  • 止損位設於旗形最低點下方。
  • 目標價位:旗桿長度向上投射。

常見於財報優異、行業領頭股或創52週新高的股票中,代表市場動能強勁且持續。

支撐與阻力交易

支撐位與阻力位是波段交易中關鍵的技術概念。支撐位代表買方力量強勁、價格不易下跌的區域;阻力位則代表賣壓集中、價格難以突破的區域。

圖3:展示交易圖中支撐與阻力位置,幫助交易者判斷進出場時機

支撐/阻力的主要類型:

  • 水平線: 價格多次反轉的水平區域。
  • 動態線: 移動平均線等隨價格變動的技術支撐/阻力。
  • 心理關口: 例如 $50、$100 等整數價格位。
  • 斐波那契回撤位: 根據前一波行情的數學比例形成。

操作建議:

  • 只在明確趨勢方向內順勢操作。
  • 在支撐買入(上升趨勢)或阻力賣出(下降趨勢)。
  • 止損設於關鍵價位之外,留出一定緩衝區。
  • 止盈可設於下一個主要阻力或支撐區。

均線交叉

均線交叉策略使用兩條或多條不同週期的移動平均線,以捕捉趨勢變化。當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時,為買入信號;反之則為賣出信號。

圖4:展示5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用於趨勢確認

  • 10日與20日EMA:短線信號。
  • 20日與50日EMA:中期信號。
  • 50日與200日SMA:著名的「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

進階應用:

  • 使用三條均線(5、10、20日)提高確認度。
  • 加入200日長期均線辨識主趨勢方向。
  • 注意均線收斂現象,常為突破前預兆。

斐波那契回撤

斐波那契回撤水平協助交易者在回調中識別潛在反轉區域。常用比例為23.6%、38.2%、50%、61.8%、78.6%。

圖5:顯示斐波那契回撤線條,用於波段交易反轉點判定

使用方法:

  • 選擇明顯的波段高點與低點。
  • 繪製回撤線,觀察價格於關鍵比例的反應。
  • 與K線形態、成交量或動能指標共振時信號更強。

最佳實踐:

  • 38.2%與61.8%最具參考價值。
  • 結合均線或趨勢線確認支撐與阻力。
  • 利用反轉K線(如吞沒形態)確認進場時機。


突破交易策略與假突破辨識

突破交易指當價格突破關鍵支撐或阻力位時進場,利用新動能獲利。此策略特別適用於高波動市場。

  • 識別整理區間,如矩形、三角形或杯柄形態。
  • 突破時應伴隨明顯放量,以提升信號可靠性。
  • 可採用「2%規則」:價格突破至少2%才視為有效。
  • 突破後若價格回落重返區間,需警惕假突破。

避免假突破的方法:

  • 等待收盤價站穩於突破位之外。
  • 確認成交量顯著放大。
  • 順勢操作,避免逆趨勢突破。

波段交易的風險管理與策略補充

有效的風險管理是波段交易能否長期穩定獲利的關鍵。以下為實用補充策略:

倉位管理策略

  • 固定百分比模型:每筆交易風險不超過總資金的1%~2%。
  • 依波動率調整倉位:波動高時減倉,波動低時加倉。
  • 分層倉位管理:根據信心程度配置資金。

範例: 帳戶資金為$10,000,每筆交易風險1%,即最大損失$100。若止損距離為$0.50,則可買入200股($100 ÷ $0.50)。

止損設定方法

  • 技術型止損: 設於關鍵支撐或阻力位之外。
  • 波動率止損: 根據平均真實波幅(ATR)設定,例如入場價下方2×ATR。
  • 時間止損: 若指定期間內未達預期方向,則自動出場。

止損最佳實踐:

  • 入場即設止損,保持紀律。
  • 避開明顯價位,以免被掃損。
  • 高波動行情可使用心理止損,但需嚴守紀律。
  • 切勿擴大止損;僅可上調以鎖定利潤。

波段交易的獲利目標策略

設定明確獲利目標可避免因貪婪或情緒影響決策。常見方法包括:

  • 以阻力/支撐位作為止盈區。
  • 採用2:1或3:1的風險報酬比。
  • 使用移動止損(例如2×ATR)以追蹤獲利。
  • 分批止盈:於不同價位分段出場。

制定你的波段交易計劃

建立清晰、可執行的波段交易計劃對保持一致性與避免情緒化決策至關重要。完善的策略應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市場與金融工具選擇
  • 分析週期與圖表時間框架
  • 進出場條件與信號
  • 倉位與風險管理規則
  • 交易執行與回顧流程

交易者應明確自己關注的市場,例如外匯、指數或股票,並結合技術面與基本面信號設計具體執行步驟。

波段交易策略範例:

例如,一位交易者可能專注於標普500成分股,以日線判斷趨勢、4小時圖捕捉進場時機。策略規則可包括:

  • 當價格回踩20日EMA並形成看漲吞沒形態時進場。
  • 採用2:1的風險報酬比或2×ATR移動止損。
  • 每筆交易風險不超過帳戶資金的1%。

此外,建立每日與每週的復盤習慣——如每週末檢視交易清單、標註潛在機會、紀錄執行偏差——有助於保持紀律與持續改進。

回測策略、交易日誌與 TMGM 開啟波段交易之旅

回測你的交易策略

於歷史資料回測能檢驗策略有效性。需設定規則、收集資料、模擬交易並檢視勝率、盈虧比與最大回撤,以避免過度擬合。

保持波段交易日誌

記錄交易日誌是提升交易績效的重要工具。每筆交易都應包含:進出場時間、價格與持倉規模;入場依據與技術圖形;當下情緒與決策背景;結果與事後檢討。建議每週回顧交易表現,每月統計盈虧趨勢,每季度調整策略方向。長期堅持將有助於強化執行力與心理素質。

在 TMGM 開啟你的波段交易旅程

TMGM 提供多元資源助你從學習到實戰全面提升交易能力:

  • 免費波段交易課程與網上研討會
  • TMGM 市場新聞與分析
  • Acuity 智能分析工具
  • 經濟日曆 等一系列專屬交易工具

你還可以使用高達 10 萬美元虛擬資金的免費模擬帳戶,在零風險環境中練習交易、優化策略。

無論你是初學者想了解基礎知識,還是有經驗的交易者想進一步提升,TMGM 都能為你提供適合的資源和支持。

© 2025 TMGM. 版權所有。內容僅供教育用途,不構成投資建議。

今日更明智地進行交易

10,000 美元演示資金
100多個市場
低費用,低點差
Trading App
加入超過100萬客戶,使用我們屢獲殊榮的交易平台
1
申請真實
賬戶
2
為您的
賬戶注資
3
立即開始
交易
立即註冊